第三百七十二节 东进运动(2)-《宋耻》
第(3/3)页
这几条路为沿途的第四都、第七都也留下了一些人口和大量生意,淘金工从哪去的,就会从哪返回,他们手里的金沙会以消费的方式,留下一些,丰富当地的贸易。
大量人口涌入大平原的同时,欧洲人炸开了锅。他们倒是没有听到黄金的消息,让他们炸锅的是,大东洲航线打通,而且在哪里真的碰到了中国商人。中国南方的宋人和中国北方的燕人,都在这里建立据点。他们手里不但有中国丝绸和瓷器,还有来自东洲的,不输给印度棉布的玛雅棉布。
最让欧洲人心动的是,南宋商人从三佛齐带来了海量的香料。由于中国路途过于遥远,南宋商人输送到东洲的大宗商品,并不从南宋贩运,而是从印度采购,三佛齐的香料,印度的丝绸其实才是主流,而瓷器早就在印度脱手,哪里轮得到欧洲人。
一艘探险队的回归,带回去的货物,就让欧洲商人收回了比两次探险多得多的成本。历史上,麦哲伦进行环球航行的时候,西班牙国王给他投资了八百万马拉维银币,结果麦哲伦花费了数年时间,最后只有十三个人,带着仅剩的一艘船回到了欧洲,结果带回去的香料,依然收回了成本。
欧洲人进口的东方商品,经过昂贵的陆路运输,加上沿途各大商业城市的税收盘剥,价格翻十倍都不止。因此一次直航的利润是以数十倍计算的,早期利润超过六十倍是常态,百倍也很正常。
这次跟宋商的贸易,虽然不是直航,却主要是在海上航行,不但没有过境税的成本,而且海运运量巨大,一艘宋国万石海船,送过去的货物,足以装满十艘欧洲海船,运回欧洲就是十万银币的收入,一次航海收入,超过英国、瑞典这样的小国的财政收入。十八世纪,瑞典的哥德堡号商船,往返中国一次的收益,抵得上瑞典人一年的生产总值,数年的财政收入。
可以说,对此事欧洲一些小国来说,跑一趟中国,事实上相当于他们国家的全部人口干一年创造的价值。
这样的收益,值得商人们疯狂。更大规模的合作开始进行,法国人发现,他们从沿海出发,沿着西班牙、北非海岸前往东洲非常便利,英国人则发现,回航的海流正好扫过英国海岸。
英法两国的商人集团迅速联合,两国君主大力支持,葡萄牙和卡斯蒂亚的商人也不甘示弱,纷纷组建商队,派船去贸易。
欧洲人疯狂向西冲向美洲,中国人跨过落基山脉,开启了东进运动,两大势力在美洲东岸交汇,让这片尚未开发的热土,迅速卷进了世界大潮之中。
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