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由于大量的难民来港岛后基本都选择居住在深水埗的木屋区, 导致这里的人气非常足。 其中最典型的当然就是石硖尾咯, 50年代的时候, 石硖尾这边是江湖的摇篮, 不少猛人从这里走出。 比如说再过几年, 号码簿的二代龙头就会在这里跟粤东帮晒马而后确认地位。 再比如说跛豪, 他来港岛后就是住在石硖尾, 然后从字花档开始起家, 最终成为一代枭雄。 “英雄地。” 老实说, 高要对深水埗倒是不怎么了解, 不过他知道石硖尾, 在高某人的印象中, 用不了几年, 公屋似乎就会在石硖尾率先出现。 由于公屋的存在, 导致深水埗这地方的人气一直很足。 一个人气够旺的地方适合做什么? 商业! 高要点头, 当前那些英资财团为了绕过5层的规定, 在置业的时候泰半都选择开发大厦, 不过目前的销售方式是整栋, 能买的起一栋大厦的往往自己都有能力开发。 所以当前搞工业大厦的都是通过出租来收回资金, 一般来说, 差不多要7、8年左右才能回本。 老实讲, 这个回报率已经非常不错, 但是对于一个正经生意人来讲, 这个周期太长了。 转了一圈, 看了一圈, 高要脑海中的想法渐渐成型, 深水埗可以作为高升集团的试水点, “按你的想法去做!” “阿晋。” 高要望着马路上脚步匆匆却又精气神十足的路人, 大家都在拼一份前程, “就从这里。” 他睥睨十足说道, “我们,从这里开始起步!” 高要很有信心, 他甚至鼓励高晋要踏油门飞奔, 为此再次向高晋强调自己的商业架构, “等你立足,我便在这里收楼收地开始盖楼。” “到时候礼宾部的人都有口饭吃,不怕肚饿。” 大家出来就是为了有口饭吃, 在解决掉这个问题后, 剩下的都是小问题。 担子一下子就压到了高晋身上, 不过他一点都不慌张, 反而精神抖擞, 第(2/3)页